开发5G、跨国支教、钻研心理、名校学霸…在编程猫看到你所不了解的编程老师

发布时间:2020-10-13 16:05 | 来源: 未知 | 作者: 陈教 |

你印象中的编程老师是怎样的呢?是穿着格子衫的技术大神?还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AI机器人?少儿编程教育可以说是最年轻的K12学科之一。随着少儿编程教育在国内的逐渐普及与收获认可,大家对编程老师也需要更全面的了解,打破刻板印象。

坊间传言,想成为编程猫的编程老师,需要经历“九九八十一关”,最终进来的,都是精兵悍将。在编程猫,我们捕捉到4位青春热血的宝藏老师。从他们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,以及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中,将刷新你对编程老师的固有认知。

 

“丢掉金饭碗,我偏要心中热爱。”

@进一老师,曾是万物皆可算法的硬核5G工程师

图片1.jpg

“编程这么枯燥难学的课程,小孩怎么可能学得会?”

产生这个疑问时,我正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做本科毕业设计。那是2014年末,我无意间看到BBC新闻报道:当地很多小学已经普及Python/Scratch课程。

回想自己到大学才初次接触编程,学校教学进度过快,需要学习的框架和编程软件实在太多。学习能力不差的我,却也花费很长时间,才找到学习方法。

让小孩学编程,在我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。万万没想到,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,竟然会在多年后,被自己亲手推翻。

本科毕业后,我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“人工智能-图像识别”硕士学位。三年后,我以优异成绩回国,顺利进入湖北中国移动,变身网络工程师。

后来,我入职中国信科研发总部,成为一名4G/5G-PTN传输设备的测试开发人员,还被外派到印度负责相关工作。

当时的我,一路顺风顺水,手里捧着万人艳羡的金饭碗。然而,做技术久了,我总想体验新鲜有趣的事情。这时,英国少儿编程教育的画面,从我的记忆里浮现。

我开始大量研究国内少儿教育行业的发展情况,实地探访一些线下机构。我发现,欧美国家均早于国内5-6年规划少儿编程教育普及,而中国才刚刚起步。既然我有编程技术能力,是不是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?

于是,我果断从技术宅转型编程老师,从“授人以鱼”进阶为“授人以渔”。入职编程猫之后,我利用闲暇时间把Kitten和Python的所有课程都钻研了一遍。

看到昔日枯燥难懂的知识和算法,转化成一个个5-6分钟的视频讲解清楚,我的内心充满了数不尽的惊叹和激动。

我突然明白,作为编程老师,需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,让孩子突破从0到1入门的这一步。就像学习英语一样,编程也是一门语言,我要教会孩子们掌握最基础的能力,就是底层逻辑和基本语法。

在编程猫,我主要针对海外英语国家学生进行教学,包括美国、加拿大等等。我常常利用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验,去优化教学方法,比如使用俚语/术语/习语,以及近期国外流行的关键词/人/事物,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,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Mate和Buddy。

或许很多人不理解:放弃高薪技术工作,来当一个“平平无奇”的老师,值得吗?在编程猫教学已经1年多,我可以坚定地说:值得,因为这是我心中热爱!

 

“教育无国界,我赴斯里兰卡之约。”

@扣子老师,乘风破浪的跨国支教达人

图片2.jpg

6个小时飞机、3个多小时汽车……在乘风破浪将近十几个小时之后,我抵达万里之外的斯里兰卡,开启14天的跨国支教。

临行前,其实我犹豫过,路途遥远,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教育无国界,我想尽自己所能,帮助更多不一样的孩子。

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印度洋的热带岛国,国内经济以农业为主,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。来到当地的幼儿园,这里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艰苦。

幼儿园里一共两个教室,里面教具种类单一老旧;孩子们的活动范围,就是教室门前两只秋千,以及一个攀登器械。

然而,让我感动的是,当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彩色的纸片装扮教室,为原本非常阴暗的环境增添了一抹色彩。

老师还会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观察,用“奥尔夫音乐教育法”,去倾听、辨别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声音。

在这个简陋又有爱的幼儿园,我看到的是教育工作者们在努力地为孩子们创造健康、快乐和舒适的成长环境。

我也意识到,短暂的相处并不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知识,但带领孩子们看世界,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们,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。

在这里,我遇到了一个眼睛大大的小男孩儿。他特别喜欢和我交流,虽然听不懂彼此语言,但我们总有办法理解对方的想法。他最爱在课外活动时,拉着我的手来到攀岩区,向我展示爬栏杆的技术。

离别那天,他用橡皮泥给我捏了一只小恐龙。当我拿着这个“沉甸甸”的礼物,我对教育的态度,产生一次由内而外的升华:

不管外部环境有多困难,只要有人还在为教育而努力,这个世界上就永远不会缺少那些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,和那一双双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眼睛。

从斯里兰卡回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,我继续完成教育学硕士学位,也更坚定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乘风破浪。

现在,我也常常和编程猫学员们讲这个故事,希望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,可以和我一样,趁青春,去做有意义的事情,献上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热血,义无反顾、甘之如饴!

 

“透过孩子作品,读懂他们内心。”

@一点老师,用编程疗愈童年的“心灵捕手”

图片3.jpg

真正好的教育,要让孩子能够自育,亦能够自愈。不管是武汉大学心理学学士的专业身份,还是编程猫老师的职业身份,都让我一直将这句话内化于心,并付诸于行动。

小伟(化名)是一个腼腆内向、不爱交流的小男孩。刚来到班级时,他的作品内容中规中矩,还会出现一些小问题。为此,我和小伟奶奶进行过一些交流,只是效果不尽人意,他的作品并没有显著进步。

慢慢地,我注意到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春节商贩售卖、城市商场和公园的场景。“留守儿童”的画面开始在我脑海中生成: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,好不容易回来一次,就会带着孩子去逛商场、去公园玩,弥补缺失的感情。

但是,公园场景里,光秃秃的树枝是孩子内心的反映,因为光秃的树枝是寂寥、没有生机的体现。我推断,孩子已经开始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。

正当我以为自己判断无误时,小伟的又一幅作品让我震惊了。作品里,一股龙卷风将一个房子掀起,吹向天空消失不见。

房子往往代表一个人的归属,对小孩子来说,那就是他能够投射内心安全感的地方。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,被小伟用一种极不常见的方式摧毁了。

于是我主动联系小伟奶奶,终于得知:小伟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婚了。一直以来,小伟只和奶奶生活,父母只是偶尔会来看看。这也就不难理解,在他的作品里,这个房子再也恢复不了了。

了解情况之后,我没有以一种成年人的姿态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,而是选择成为他的同龄人。我经常和他分享日常趣事,鼓励他去寻找生活里的美好,并且学会用编程作品将快乐分享给更多人。

成为编程猫老师2个多月,接触到80多位5-8岁的孩子,我从不认为自己“只是”编程老师。我想和他们成为朋友,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:有人愿意倾听你、陪伴你,你值得去拥有这个世界给予的美好。

 

“大胆对传统教育SAY NO!”

@晓彤老师,全球TOP教育学专业名校的学霸硕士

图片4.jpg

我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,爸爸是一名很优秀的物理老师,拿过很多国家奖项,妈妈是一名资深钢琴老师,经常在家里给小朋友们上钢琴课。

毫无意外,我从7岁开始也坐在钢琴前学习。可能是遗传天赋,我从小养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,但这也导致我与妈妈在传统教育理念产生巨大分歧。

每天,妈妈都会要求我对一个段落反复练习20遍,甚至30遍,从而提高我的听音能力。但我总能通过几遍练习,就对每一个音符了然于心。剩下时间的重复机械性练习,让我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弹琴机器。

回想一下,我们小时候参与的兴趣班,大部分是以老师单方面讲解为主导,忽略了孩子对于学习目标的主动思考。从十几岁开始,我就发现,好的教学,应该是让孩子明白,学习不是为了达成老师的期待,而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从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后,我想尝试更现代、更创新的教学模式,去实践我多年所思考和积累的教育理念。于是,我来到了编程猫。

在我看来,学习就像爬山,有的孩子知道山顶在哪里,自己可以找到通往山顶的路,老师在其中的作用,就是帮助他确认目标和路径是否准确,避免走弯路。

但有的孩子就需要老师去引导他,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,比如:先走到山脚的小亭子里,再走到半山腰的小溪旁,一步步抵达山顶。

在爬山的过程中,老师帮助孩子建构目标,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。于是,成为编程老师后,我每次接到新学员,首先会关注他的基础能力,再根据能力匹配合适的教学目标。

两年多的编程猫教学工作中,让我记忆最深刻的,是一个叫蚂蚁的孩子。有一次,他想制作一个切水果的游戏,最终目标就是实现“切开-爆炸”的效果。

他会主动思考“完成这个动作,需要应用什么逻辑和方法”,再和我交流解题思路,然后一步步动手操作,还能够独立解决过程中的意外情况。

看着孩子主动探索,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标,我很欣慰:这种建构式教学,正在发挥作用,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。

因为年轻,我可能不是经验最丰富的老师;也正因为年轻,我敢于大胆向传统教育say no,鼓励孩子主动发散思维,成为独立的学习者。

这四位硬核老师,是编程猫1700多位教研人员的缩影,代表着属于编程猫老师的不同侧面。他们正在用自身故事与行动,践行着编程猫“Kids No.1”的教育理念,用心致力于“培养未来创作者”。

好工具好课程离不开好老师,编程猫深知教师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,未来将继续把“好老师”始终贯穿在少儿编程产品、课程研发、教学等各个方面,保持在师资、教学标准、内容体验以及服务质量上的行业领先地位,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少儿编程在线教育平台。

 

友情链接